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有線霸權 仲猛過無線 市民難忍

今屆世界盃,有線電視在免費直播苛刻條件下,惹起無線和亞視的不滿,結果大家一拍兩散。香港人未能在家中收看免費的世界盃,想免費看的話就要上網或出街了。

有線電視其實在我的印象來說非常深,基於是香港第一間收費電視台,加上我在小學時候曾經上過尖沙咀的製作室做過節目,加上在安裝寬頻時認識到有線是用同軸電鑬鋪設(就因為這樣而沒選擇有線),一個單位(可能是一幢大廈、可能是一條村)同時分享某個數量的頻寬。另外有線在2006年失去英超後引發的退出潮,以及後來演變出來,有線客戶服務的根本性問題,也深深刻在我的心內。

不過今日我反而想問,究竟香港幾時來了個有線霸權?

不單今屆世界盃,其實2010冬季奧運、2012倫敦夏季奧運,轉播權都是由有線完全壟斷,所以世界盃完結,有線轉播權衍生出來的問題還未完全解決。不過要免費電視台播世界盃,頻道最重要。無線幾多個台?亞視幾多個台?但有線成一百個台。好,電訊盈科有更多台,now和無線更可合作,觀眾可免費收看,可惜在現今體育是講錢的,有線比電盈願意投資更多金錢製作,不論製作效果如何,也能在國際顯出所謂「誠意」,有線投得轉播權,有何不妥?唯一不好,也是最致命的地方,就是有線公然違反合約,轉播不單沒播足,還像一個復仇者一樣,對兩間免費電視台頤指氣使,叫他們播有線的廣告,對免費電視台來說,廣告就是生命。有線的要求,就像他們對客戶態度一樣,也像一個被敵人俘虜的女人一樣,被拖暴被壓榨,永不翻身。有線用這種報復心態對一間仍然是收視保證的電視台和一間中央十台,難怪會公然反檯。

有線對轉播權的橫行霸道,仲猛過無線的收視保證,作為一個商業社會,難道沒有方法抗衡?

其實在這件事,政府也浪費了兩個機會。一,廣管局在推行高清廣播時,沒有順道開放多一些頻譜讓任何電視台投標作後備之用。其實成本不貴,只需調校頻譜便可,但廣管局沒有做;二,香港電台正推行改革,作為香港的公共廣播機構,為何電視節目要放在其他電視台放?香港電台可順道開通預留的頻道,萬一有大時大節,就可拿其中一條頻道進行直播,不像無線亞視般影響其他節目,也不像有線、now般要付費才可收看,而且有政府支持,到時FIFA為何還要判給有線,而不判給香港電台?同時香港電台可以開放直播訊號讓電視台租用,不同電視台也能進行直播,加強競爭,政府也能增加收入,何樂而不為?

我們也能對有線霸權作出回應。首先,如果你沒有安裝有線,千萬不要安裝並罷看;第二,如果你裝了有線,比多多罰金都要轉去其他電視台;第三,港鐵系統內,東西馬鐵的電視是設有有線新聞的,請衡量罷搭東西馬鐵,減少有線在運輸市場的佔有率;第四,讓國際媒體報導這件事,讓世界上所有人知道香港人現時的處境、令香港大部分人要另開途徑分享世界盃喜悅的限制、以及我們不能就此罷休的立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