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電視的沒落

今天互聯網發達,很多原本是電視的世界受衝擊,透過互聯網,我們可以收看世上優質的節目和電影.不過,這是懂得上網才行,我相信上到本人的部落的人都懂得上網瀏覽(否則是大問題).不懂電腦,不懂上網的人唯有退而求其次,看免費電視.本港的免費電視台的數字,作為亞洲國際大都會,竟然得兩個,而且是以一個壟斷的無綫加一個小型的亞視...獨裁政權的北韓出奇地都有兩個電視台,基於國家貧窮,電視不是每天播.不過香港的電視台天天播電視,曾聯同商台,港台和已結業的佳視分享了五台山的局面,到今日那些激烈競爭會消失,個中感受相信非投入娛樂圈的人不會清楚.
以前香港的大眾娛樂較狹窄,資訊較少,無綫開台以來,基於廣管局沒有類似目錄的頻道,所以一開電視,就是無綫,就是因為人類好懶習性,無綫是利用這樣專登不教人轉台去賺錢的,你看明珠台的收視都不是很好的.無綫透過劇集,煽動輿論,弄得一向不談劇集的人就像完全不入流,不像香港人一樣.香港人都是流中國人的血,面子一樣要緊,不懂劇集內容?看劇集吧.於是形成了七八十年代人人趕去看大結局,然後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就像香港足球,即使有直播,過往球場萬人空巷,電台電視台的金句絕詞成為經典,球星不斷,曾是亞洲杯的第三名,不斷有人加入中華民國踢球,為報國往往盡興而歸,卻因為外國的衝擊而走入末路,像一直溶化的冰雕,最後除了水份,什麼都沒留下.香港電視王朝受否定,是新渠道的衝擊導致,其一是收費電視,其二,這是最重要的,就是互聯網崛起.所以那些反美帝,反帝國主義的人聽着,不要上網,互聯網是美國發明的,是美帝的東西,用過會學壞的,知道嗎?
無綫現在受到的衝擊不是藝員質素低,不是欠專業水平,亦不是阻礙競爭,而是觀眾的否定.不是雜誌為了銷路而谷一些震撼道德衛士的新聞那些「製造肯定的否定」,而是觀眾可以透過其他新崛起的渠道包括非法渠道收看想看的節目,無綫能操縱的輿論因為這些渠道而收窄,看到更好的節目的人覺醒了,看回無綫,都是這樣拍劇,都是樣版般的起承轉合.轉台喔,原來發現電視機可以轉台嘛,亞視有《香港亂蹹》,好好看,好好笑,走去看,然後就是話題.觀眾的角色不再是受眾,而是消費者,尤其有線開始經營收費電視開始,原來香港電視台有更多選擇的,但要給綫啊...十年前吧,現在連酒吧餐廳,裝有視,裝now,看新聞睇英超,不裝?得,準備Media PC,上網看電視.我家上網,都有十多條新聞頻道送給你,無綫新聞?不看也罷.看CCTV喔,最和諧的電視台都有世界盃直播那麼熱情,號稱國際大都會的香港,然要一個收費電視台轉播?中國現在立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嘛,香港沒有世界盃直播,不要說什麼一國兩制吧,這根本忽視國情喔.
香港電視行業走向沒落,我不會說什麼人要負責,大家心照吧.在包括香港的世界上多個比香港電視台好的電影,動畫,短片透過互聯網湧入只得一千一百二十二平方公里的香港時,香港的電視台,如金雞被劏時的一叫,然後血流成河,永不超生.鄰近的日本,除了動畫外,多個電視台的收視受韓國的競爭,持續不振.看見這情況,沒有動畫創作風氣的香港,想東山再起,恐怕荊棘滿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