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一日內第二次blog文章,之前沒有時間寫文章,所以今天補寫.今天說一說施政報告,行政長官曾蔭權於10月13日發表的施政報告,內容包括了最近的金融海嘯,兩岸關係,創新和創意產業,貿易及展覽業,教育和人才,食物安全,過海隧道流量不均,競爭法,最低工資,社會企業,高齡津貼,天水圍(仲提?),能源效益,交通人流疏導,體育,與及國民教育.其中國民教育可能因為要向中央呼應佔的分數最多,有五段,最低工資佔四段,主要為工資保障運動埋單.高齡津貼更分點描述,但因有意擴大審查制度被黃毓民"出蕉"嚇親.
先忽略毓民"出蕉"的一幕,他的激烈行動純粹為老人家發聲,不足為懼.不過今次施政報告,沒有多大字眼去描述香港如何在金融海嘯中開創新的天空,反而有很多字眼,描述很多已經出台的政策,誠意搭夠,但功力不足.今次施政報告的主題是"迎接新挑戰",內裡卻處處流露留戀過去的內容,令人覺得有點離題.曾特首寫到大約第七稿了,也不能點題,似乎連他的治國的能力都成疑問(根據英國公務員制度,公務員是人們的奴僕,不能為一國之元首).
在金融海嘯下,各國不能獨善其身,香港更不能忽略這個問題,畢竟只靠一種產業不能養活全家的,特首居然武斷香港是金融中人的地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道路應如何走下去?」,這是一個武斷的論述,把香港其他有可能發展的產業的機會全都抹殺了,又話香港有四大產業?物流被上海新加坡比下去,旅遊幾乎給一個細小的澳門了結,零售完全依賴大陸,現在輪到金融了,「陳江會」提到兩岸的金融合作,是忽略了香港的,有些人更天真到不得了,說希望與兩岸合作維持中介角色--好好檢討八年來港台急速疏落的關係先啦!!特首的武斷,把香港的單一產業問題變得更嚴重,更導致香港在世界的角色逐漸滑落.
香港在推動創新科技和創意工業上其實做到不少成績出來,即使是以不同條件交換來的也好.可惜最廣大的傳媒包括東方報業,只會報導政府的劣跡,尖酸刻薄,不會持欣賞的角度看事物,只會否定人們的創新.雖然特首有提及「實習研究員計劃」和專責創意產業的辦公室去培養創新及創意,但今日的環境難以讓人們發揮出色,在世界揚眉吐氣.針對淫褻及不雅的問題特首完全沒有落筆,政府在修訂淫褻及不雅條例方面仍然三緘其口,等一些偽道德分子和無良傳媒興風作浪,破壞整個具有創意的香港.這是比較失望的地方.
近年會展業及澳門巨大的挑戰,政府的確做到東西,雖然仍然沒有遠見,但始終已有東西可做.擴建會展是一個好方法,但我希望政府更進取,加快會展第三期工程,與及考慮在另一些地點如古洞,洪水橋,白石,興建新的大型展覽場地,讓貨櫃車也能在香港的展覽場地內直接落貨,抗衡澳門的競爭.
加強與外國的經貿關係一直是特區政府的重點,我們熱切期待去俄羅斯不用簽證的一天,我亦希望香港真心與臺灣搞好關係,弄好互免簽證協議,讓兩地民眾更方便出入,香港不需作中介了,現在的角色是終點了,快截臺灣客吧!!
吸引各方人才入境是美國強大之道,This is your dream, yes I can!,但香港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卻只能吸引七百個......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政府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審批準則令人感覺以中國大陸地區為主,審批理由不堪入目,試過一個石油分析員因為"香港不是產油國"為由拒絕了入境.這是什麼的道理!香港是個開放而且多元化的社會,外國人覺得香港是個好地方,就會入來的,否則,你頒個大止驚他都不來!即使放寬限制,政府自己不放開審批準則,香港很難吸引到好人才的.
教育方面特首要推行電子課本,這一下我要批評了,電子課本是用電子模式處理,最大的問題是在不久的將來,圖書館沒有人去了,就算有,小孩子用來作遊樂場多過看書的.現在我們過份依賴電子設備,連日記都電子化了(可以寫落個blog).課本上使用電子課本,即使可以節省成本,但學生對於電腦的依賴會越來越多,因為在電腦上非常容易找到知識,所以學生們在找知識時,像本能反應般開電腦而忽略圖書館這個重要的知識寶庫.現在真正坐在圖書館看書看足一整天的學生是十分少的,多數是老人家.還有,在互聯網的知識除了一些技術型知識會比較有用之外,大多都是皮毛的知識,這對學生學習未能學得知識的真諦.
食物的安全關係我們的健康,與其等待,倒不如發發牌給私營化驗所,讓他們分擔政府的化驗,加快查出有問題的食品,增強我們對食品的信心.
最低工資在現在的環境很難成功立法,我們很失望為何政府不在經濟仍然活躍的時期訂立最低工資.因為現在訂立最低工資,很多中小企因為資不抵債,銀行收緊信貸而執笠,到時失業更多.即使頂得住,僱工可能會按工作能力訂立工資,加速貧富懸殊及阻礙社會的流動.
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本義是對老人家的小禮物.有很多老人家視為生活的一部分,這反映了香港的退休後社會安全網做得非常不足.特首檢討生果金的發放,卻連生果金的原意都撈入去,說要檢討,這容易被人看成對老人家的不敬.生果金是禮物,社會安全網是援助,現在把兩者混為一談,實為混淆不清之舉,難怪被毓民擲蕉洩忿.
政府鍾情天水圍,弄得連我都快要搬到天水圍住了.政府在天水圍起醫院,德政,但時間太耐(十年......).天水圍的慘劇已發生了數年,天水圍是否不行到不能居住?而令到特首在施政報告當中再次提到天水圍?如果是,我唔知我將會做什麼...(笑).還有,東涌的公立醫院服務是由瑪嘉烈醫院處理,政府應該考慮在東涌建醫院,為東涌及機場(包括外國抵港旅客)提供緊急醫療服務.
環保問題大家關注,在我們欣然迎接天然氣發電的日子之下,政府對於新能源,回收行業,鼓勵再生膠袋生產,鼓勵汽車減排方面沒有着墨,這點我是比較失望.不過,環保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我們都要盡一分一力,為下一代的美好生活打拚.
體育方面,因為香港人不重本土體育,故難以推行,香港的體育(補鑊)政策在世界上算做得出色了,但只限於國際性嘉年華會式運動比賽,企業的短視限制了體育人才的培訓.政府反而應該重視學校體育,近年鳳溪起了鳳溪創新小學,佔用了原本草坪的三分一,還起了六層高,這對我來說相當反感的,這不單上破壞學校原有的特色,更破壞了原有的體育設施,對培養運動員形成障礙.
至於國民教育,政府只着墨於近三十年來的開放,叫人返大陸,而沒有投放於公民的權利和五千年來中國的演變,這是令人失望的.這些國民教育只能培養出對國家的真實情況一無所知的學生,而不是對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對世界認知更廣泛,更深入的學生.
因此曾特首的施政報告比我的感覺是沒遠見,缺乏認知,但實事求是,不冒險.這根本不夠的.今年正值多事之秋,世界發生根本性變化,連世界最強的美國都要change,香港不change,似乎無法讓香港人過好日子的.
美國總統選舉,奧巴馬當選成為第一個有色人種總統,這結果根本不用想都可以想到.我們分析這一次選舉,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不可能有競爭的選舉,你看見奧巴馬十足的信心,天生的演說技巧,時值經濟衰退,在充滿夢想的美國裡,使他迎合了人民需要改變的動力,傳媒對共和黨的嫌棄.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集合,奧巴馬成為活生生的美國夢.即使麥凱恩如何反撲,也不能改變人民想改變的現實.
這場選舉,即使是美國的"敵人",都以非常的目光去注意,因為今次選舉,結果關係到美國能否重新開啟與世界多渠道溝通的大門,這是很重要的.美國自九一一事件後,其外交政策偏向敵我分別,即傳媒所說的"單邊主義",我們可以看見,即使是美國的敵人,如果美國堂堂一個超級大國連對話的大門也關閉的話,似乎給予人家高高在上,看不起別人的感覺.這對美國在世界的擴張是極為不利的.
今次選舉結果,即使不能把種族的偏見徹底消去,但毫無疑問,美國人今次選舉作出精明的選擇,不會因為種族問題左右投票意向,而兩個(其實共有九個)候選人亦有出色的表現.奧巴馬意氣風發,勢如破竹,and yes you can;麥凱恩堅定不屈,敗選後流露無上風度 - Please~.在2008年這多事之秋,在今次美國總統選舉,美國人有福了.
國際間反應如何?美國盟友當然支持了,連部分"敵人"如伊朗也道賀(因為國家核能有望嘛...),反而最不開心的是一向小器的中國.中國一向利用種族歧視問題去否定美國民主自由平等的立國精神,從而迴避了自身的很多人權問題,不過今次選舉的結果,正正向中國的立場猛烈打了一巴,即使中國如何轉移話題,說現在美國要中國救,中國要和美國建立什麼關係也好,在往後中國與美國的交往當中,中國心裡始終多了一條刺.